黑山縣中醫院始建于1980年,經過幾代醫務工作者的開拓進取、不懈努力,如今的中醫院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現已形成一所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,承擔著全縣中醫醫療、教學、康復、預防保健等工作,是黑山地區唯一一所中醫特色突出的醫療機構。是政府指定的治療傷害、交通肇事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、商業保險定點醫院,也是上級部門指定的120急診急救中心。
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,有效緩解廣大人民群眾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的實際問題,針對農合、醫保患者實行“先住院、后付款”的惠民政策,讓患者可以輕松的住院接受“優質、高效、安全、廉價”的醫療服務。
醫院的新建病房樓于2009年9月10日開工建設,2011年7月9日全部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。醫院占地面積10608平方米,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,共投入資金5580余萬元,編制床位150張,開放床位200張。醫療服務功能完善,學科設置齊備,共開設15個臨床科室,12個專病門診,7個醫技科室,潔凈手術部開放手術間5間,面積1200余平方米,醫院現有職工304人,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26人,占職工總數的81%,高級職稱18人,中級職稱112人。我院最新引進了意大利“DR”數字影像系統,是目前在影像投照中的高端產品,具有圖像清晰,層次分明,分辨率高等多項優點,為臨床醫療提供了可以信賴的支持,西門子40層“螺旋CT機”是遼西地區縣級醫院唯一一臺高端大型醫療設備,該機掃描建設快,圖像清晰,能夠運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各種后處理,極大的拓寬了“CT”機的醫療應用領域,并極大提高了其診斷價值。購置了四維飛利浦“HD15”高端智能彩色超聲診斷儀,此型機器是目前飛利浦“HD”系列中最高端產品,影像清晰,功能齊全。腔鏡技術的引入,填補醫院醫療項目的空白,這些醫療設備技術的購入和發展,滿足了患者的就醫需求,保障了臨床就醫需要,提高了醫技診斷水平。更好的完成了滿足家鄉父老醫療要求的工作職責和任務,并壯大了醫院的硬件發展,設備總值4000余萬元,為提高醫療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。我院還定期堅持與省內、外著名醫院、院校進行友好合作,定期請合作醫院的知名醫療專家到我院坐診,為病人解難題,治大病,使患者不出縣城就能享受到省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。
“健康體檢中心”是從事健康體檢、健康咨詢及健康管理的專業科室,科室專職體檢設備齊全,竭誠為各階層百姓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,可提供適合不同的單位,個人的個性化健康體檢服務。
“康復科”是我縣目前唯一一個集現代康復與傳統康復于一體的科室。下設針灸理療科、腰腿疼科、康復治療區(OT,DT)、康復病房,極大的突出了我院的中醫特色。
在庭院建設,內部裝飾,醫院標識等方面也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。大門南側橫臥一塊50余噸重天然花崗石,正面鐫刻遒勁有力的“黑山縣中醫院”六個大字及院徽,背面鐫刻我院院訓“精誠、仁和、傳承、創新”八個大字。庭院中心樹立的是花崗石雕成的“華佗雕像”。南側建成48米長的中醫藥文化長廊,內涵豐富,為木雕刻而成,西端有涼亭,飛檐翅角,古色古香,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長廊東端有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大型浮雕,四大經典,蘊含其中。下有一潭碧水,噴泉溢彩,魚翔淺底,彩燈輝映,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。
住院部大廳設有大醫精髓展板及古代中醫名家巨幅畫像;百草園展板中的中草藥以實物展示,更加直觀地了解中草藥。各樓層懸掛中醫藥常識及格言,典故等,充分利用展板宣傳中醫藥知識,形象地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特色和內涵,營造了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。
黑山縣中醫院堅持“以人為本、追求卓越”的經營理念,“精誠、仁和、傳承、創新”的厚重文化底蘊深深滋養著中醫院的每一位醫務人員。醫院以“病人第一、質量第一、信譽第一”為服務宗旨。文明行醫、科技興院,突出中醫藥特色,傳承中醫藥文化。構建和諧醫院,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