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女性朋友們對大姨媽是否一直存有偏見呢?其實,大姨媽對于女性來說還是很重要的,不說別的,一直充當我們身體健康的“晴雨表”便是功不可沒。當大姨媽出現這幾種情況,那便要小心身體出現狀況啦!到底大姨媽那些情況需要我們注意呢?
正常的月經樣
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4~35天,經期持續2~7天,平均失血量為20~60ml。不符合這標準的均為異常子宮出血需加以重視
月經異常七種狀況
1、月經量過大
女性正常的月經出血量在20-60ml之間,超過80ml則為月經過多。一般用衛生棉的用量來算,正常的用量是一天換4、5次,每次月經周期不超過20片,要是來次月經30片還不夠用,并且每片都滲透,那便是月經量過多。
引起經量過多的原因主要有:
①器質性子宮病變,如子宮腺肌癥和子宮肌瘤等;
②子宮內膜息肉或子宮內膜異常增生;
③慢性婦科炎癥引起盆腔充血而導致的經量增多;
④一些全身性疾病也會引起經量過多,如惡性貧血、慢性肝病、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凝血功能障礙等;
⑤節育環不適。
2、經量少或閉經
引起經血量少常見的是多囊卵巢綜合征,它的癥狀除了會引起不孕和閉經之外,患者還會伴有多毛、痤瘡和糖尿病等。小編順便提一下,要是人流后發現經血量減少,那便要當心是宮腔黏連,需要及時就診。
另外,一些生殖系統的腫瘤如子宮內膜癌、卵巢癌和宮頸癌,也會表現為月經異常,所以一旦出現此癥狀,一定要及時做婦科檢查。
此外,經常食用減肥藥或緊急避孕藥,也會導致閉經。另一方面,過度節食還會抵制下丘腦功能,導致神經性閉經。
3、月經時間過短
周期短主要是黃體功能異常引起,一般周期少于20天,并且會出現淋漓不盡的情況。
4、月經過長
出現這種情況有性生活女性需要警惕宮外孕,有些患者會出現停經,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的情況。
5、月經周期無規律
月經周期不規律,時長時短,有時甚至在兩次月經間出現少量出血,多為雌激素水平不足導致。
還要當心是一些陰道、子宮或宮頸部位的炎癥,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增生等引起的不規則出血。
一些生殖系統之外的其他器官的疾病,如甲狀腺功能或腎上腺功能的異常,也會影響排卵,引起月經異常。
6、經血顏色異常
正常的經血顏色為暗紅色,血中混有宮頸粘液、陰道上皮細胞和子宮內膜碎片,無血塊。但要是經血過于鮮紅便是血熱的表現,這種情況的女性多伴隨經量過多,平時要注意清火。
如果經血顏色過深,則可能是寒氣在體內淤積所致,這類女性需要做好保暖工作,經期別吃冷飲、碰涼水。
7、有血塊或異味
經血中有血塊多是因為血瘀,患者常伴有痛經。緩解血瘀 的方法就是經期用熱水袋敷腹部。
月經不調飲食注意事項
①不宜食用辛辣食物
月經期間進食辛辣的食物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縮,造成經血量過少甚至突然停止,長時間下去會出現痛經或月經紊亂的可能。
②多吃含有鐵和滋補性的食物
女性要是營養不良或營養搭配不合理,也容易引發月經不調。所以,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合理的搭配飲食,避免過度減肥,多補充足夠的鐵質,以免因月經量過多發生缺鐵性貧血。
③不宜食用生冷寒性食物
中醫認為,血得寒則凝,女性常食用生冷寒性食物會損傷人體陽氣,導致血液流通不暢,易出現月經不調、經血量少,還易出現痛經、閉經等經期問題。因此月經期間,宜食用溫熱食物,促進血液運行通暢。
④多食用高纖維食物
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有助于調理經期,高纖維食物包括新鮮水果、蔬菜、燕麥、糙米等,這類食物具有潤腸道、改善便秘的作用,所以推薦適量食用。此外,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起到促進雌激素分泌的作用,增加血液中的鎂含量,能改善月經不調的情況。
溫馨提醒:該發現的發現了,該注意的也注意了,那接下來重要的一點便是找個正規婦科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檢查看看,早點把月經不調問題解決掉,才是解決方法。